«
CI战略成功的重要保障

时间:2008-5-31    作者:Deri    分类: 分享


   <p>  企业识别系统CIS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,以下简称CI或CIS)作为当前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,已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采用。然而,在我们从事管理顾问服务的过程中发现,虽然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争先恐后地导入CIS,但其实施和扒进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。造迈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还有相当一批企业对CI战略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误区。特别是行为识别系统的推行不力,导致众多企业CI战略的短期化甚至失败。</p><p>  一、我国企业对CI系统整体运作的认识和把握存在不足</p><p>  一般来说,企业识别系统(CIS)由三个要素(子系统)构成,即理念识别系统(Mind Identity system, 以下简称MI或MIS)、行为识别系统(Behavior Identity system,以下简称BI或BIS)和视觉识别系统(Visual identity System,以下简称VI或VIS)。这三个要素既独立发挥作用,又相辅相成并最终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目前,国内大多数企业尚不能充分实现CI系统的整体化运作,许多企业对不同CI要素本身的作用认识不清,在其运作方式的把握上存在着不足,最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:</p><p>  (1)理念识别(MI)常常止于口号化。虽然设计了一系列条文化的理念信条,但仅仅当作对外宣传的口号,而没有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建设把它内化为组织成员共的价值观,因而理念系统的建立只能流于形式,无法真正发挥作用。</p><p>  (2)忽视行为识别(BI)的重要作用。由于没有一套有效的行为识别系统来加以推行,企业理念无法转化为有生命的行为,从而导致CI战略的失败。</p><p>  (3)误把视觉识别(VI)当CI。为追求“速效”而片面强调VI,把CI成了一种“企业化妆术”,结果,企业很快更换了一套外包装,可其它方面依然如故,这无疑失去了导入CI的真正意义。</p>